close
為何牛沒絕種的危機?--有關政府補貼的問題

2008/01/11 01:11
吳孝杰

在經濟學裡,常分析討論的一個個案,「為何牛沒絕種,但是大象卻反而有絕種的危機?」若以經濟價值來論,牛可以提供肉品來源,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物品,消耗量也很大,若以整個世界來看,因為大眾對於牛肉的需求很大,反而更加保證牛隻的供給會不斷的增加,因為有經濟上的需求存在,廠商就會以商業行為的決策模式並應對:大量的養殖牛隻,並將它視為私人的財產的一部份,在使用與成本規劃上,相當的謹慎。

反觀大象,大象也是具有商業價值的動物,大象的象牙,在市場上的價值相當的高,使得許多的盜獵者,不斷的處心積慮,去盜獵大象,使得大象產生了絕種的危機。牛與大象之間,存在著很大的一個差異,就是大象是屬於野生動物,它的所有權是屬於所有的人民,在經濟學的思考上,它是屬於公有財產,若當盜獵者,獵取得獵物時,是屬於外部性的一種,也就是說,使用的愈多,心中的滿足感將會愈多;盜獵者盜獵的愈多,心中的滿足感也會越多,也就愈會想做這件事情;所以不難想像,為何大象有更高的絕種危機。最基本的的差異,就是在背景的考量上,若是以私有財立論,則反而不會有絕種的危機,若是以公共財來立論,則會有絕種的危機。

最近國際的油價高漲,客運業者還能夠按耐住不漲價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來自政府的補貼,政府要求中油與台塑,要針對大眾交通工具進行補貼,柴油每公升要補貼新台幣三元,但是最近台塑的政策進行改變,縮減為一點一元,重點是政府對於公共客運進行補貼,合理嗎?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。

政府的補貼乃是屬於公共財的一部份,由上面的個案可知,公共財的特色是:使用者使用愈多,效用愈高,雖然不是全額補貼,但是已經有使用者外部性的問題存在了,外部性對於使用者而言,會產生如何的影響性?

若接受補貼者是市場上的生產者,則對於社會將會產生兩種現象:
壹、生產成本低估的現象:當生產成本上上昇時,不敷生產效益時,應該退出市場而沒有在適當的時間退出市場,持續的經營下去的下場,就是造成更多社會資源的扭曲誤用,整體社會的資源在分配上,並沒有依據市場法則去進行分配。在投資行為學裡,認為應該要迅速認賠,愈晚認賠的結果,下場愈悽慘。

貳、並沒有將真的的價格反映到價格上:使用者付費是目前當代公認合理的行為,在補貼政策下,使用者的成本將會被低估,也會造成社會資源的誤用,目前台灣的自來水費就是一例,長期低估的結果,造成人們對於水資源的使用上,忽略了它的珍貴性。

政府對於客運業者油價的補貼,是好的公共政策嗎?尤其是對於偏遠地區的客運補貼政策,不如給使用者錢去坐計程車。


(●作者吳孝杰,北市,威斯康辛大學商學碩士,科大管理學資深講師。本文為ETtoday.com網友投稿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sya 的頭像
    ysya

    敞開佛光緣份

    ys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