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道教源流道教係自[無極界]進而[太極界]至於[皇極界],其體系則由[天道]、[神道]、[人道]所組成。 蓋由虛無自然之無極界—元始天王,歷化三清及五老,陰陽判分,五行運建,道教始見嚆矢,是謂[天道]的創立。道教將宇宙分為無極界、太極界、皇極界。 無極界是天外之天,無極界又稱大羅天也就是[天道],是宇宙最高境界,住在無極天的神明是元始天王、元始天尊、太上老君、通天教主,以及五行最高主宰的五君即主宰木的青靈始老君(即東華帝君)、主宰火的丹靈真老君、主宰土的中央黃老君、主宰金的皓靈皇老君(即吾人所熟知的瑤池金母)、主宰水的五靈玄老君。另外,無極元君九天玄女也住在無極天。無極天諸神明,除了九天玄女之外,均是元始天王所化。 太極天[即神道],是玉皇大帝所率領的眾神明所居住的地方,而[皇極界]即[人道] 地球上所有生物均屬[人道],故皇極界即吾人所說的[人間凡塵]。無極界及太極界之神明均屬靈體,沒有肉眼看得到的軀體。而人道即有軀體的人類及動植物。 木-青靈始老君(東華帝君)、元始天尊 火-丹靈真老君、無極界—元始天王—化成三清、靈寶天尊(通天教主)再化成 土-中央黃老君、道德天尊(太上老君) 金-皓靈皇老君(瑤池金母) 水-五靈玄老君 木 東極 青華大帝(是東華帝君的化身) 火 南極 長生大帝太極界 土 中極 昊天玉皇上帝(是元始天王的化身) 金 西極 天皇大帝 水 北極 紫微大帝 天有十三層天,由十三層天再分為三十六天,天外之天,謂之[無極]。天內之天謂之 [太極],即[六合三界]。 天分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,均屬十三層天之內。東西南北天雖各有天門,但僅[南天門]啟開,有路直通凡塵,諸神聖仙佛均由南天門出入,其他三天門均被封閉,不與凡塵接觸。 中天—中天有[凌霄寶殿],即玉皇大天尊之所居,上掌三十六天,三千大千世界,下轄七十二地、四大部洲,掌理諸聖仙佛、日月星辰、億萬生靈,乃宇宙最高之主宰。第十七代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已退休,第十八代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於清朝同治三年(即西曆一八六四年)就任。據說現任玉皇大帝是關聖帝君。 東天—東天乃三官大帝之所居。三官大帝是[天官大帝]、[地官大帝]、[水官大帝]等。 三官大帝主司考核諸真昇降,分錄善惡、劫厄、吉凶、存亡、錫福、延年等。 南天—南天乃通明首相 文衡帝君之所居。主司天上、人間之行政,總理各天之奏表、 眾神派任昇降,考察諸聖仙神佛,稽查善惡是非等。 西天—西天乃佛地也,即釋迦如來佛之所居,與世無爭,清淨之域也。西天有[天佛院]、[修道院]、菩薩果位及羅漢果位之[修真所]、皈依所、監修所、證道院等。 北天—北天乃紫微大帝之所居,其主司為鎮壓寰儀,消除劫厄等。 以上只是大概,天界組織古書有詳細記載。 |
道教淺說教的構成必須具備六個獨立的條件:(1)教義、(2)神秘、(3)經典、(4)儀式、(5)倫理、(6)組織。 教義是宗教對世事的看法和主張,以及對教徒的禁忌和規戒。神秘就是神學和心法,是超心理、超科學的,也是宗教上的祕密和最神聖的部分之一。經典是教主所遺的歷史、言行、教法和典範。儀式是神人交通接天祈福的禮儀、程序和方法。倫理是神人關係的規範和宗教的道德標準。而組織則是為遂行宗教整體事務的教會,和修道闡教單位個體共組的教團。以上六大要件必須是自有和獨立的,而不是抄襲和拼裝的。 宗教顯之於世的是寺廟和教堂,傳之於世的是教義和經典,傳承宗教的人就是宗教徒。宗教徒必須接受宗教教育,受到宗教的培植,經過皈依、傳度、洗禮等入教的過程,而肩負宗教上的責任。其中重要的傳道者則為宗教師。宗教師必須是德行兼優的社會典範。 道教主張[遵天法祖,利物濟世],宗源於黃帝,闡揚於老子,而成教於道陵天師,世稱黃老之學。道教認為[道]是宇宙的本體,先天地而生,故為天地之根,萬物之母。故道教主張以清靜無為而致天人合一,主張崇尚自然,化育萬物。強調應以[一曰慈、二曰儉、三曰不敢為天下先]的三寶來利物濟世。[慈]就是教人應有悲天憫人的仁心和化育萬民的襟懷;[儉]是要人清廉不貪,不可暴殄天物,浮華失真而迷惑本性,失德離道;[不敢為天下先]就是要人忍讓不爭,謙恭柔順,凡事不要強出頭,退讓自保百年身。 道教倡導[崇德報本],故古代信奉道教的家庭中除供奉神明之外也供奉祖先牌位,是道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。道教要求信奉者行[忠、孝、和、順、仁、信]的行持六訣,及[存好心,說好話,讀好書,學好樣,做好事]的修身五箴。循其資歷,由學道、知道、奉道、行道、修道、得道而達極高明、極博大、極精微、極神化、極悠久之至高境界。 道教係屬多神教,舉凡天地、斗闕、星宿、三界、四極、五方、八位、山川、社稷以及有功於國族人民者均予崇信。道教的神分先天、後天二大類,最高的神為三清道祖,所以道教徒又稱三清弟子,三清就是先於天地萬物的宇宙原能一切的本體,而玉皇上帝則係萬天之主。 由人進修成神者有神與仙二大類。仙人係修道大成,具自在無礙的神通者(如呂洞賓);而神人則祀[有功德與民者],成為[神]的要件有五:一曰法施於民,二曰以勞定國,三曰以死勤事,四曰能禦大災,五曰能捍大患,成其大者為大神,成其小者為小神,故言成神成仙,人人可躋,出世入世咸能成功。 |
道教諸神 1、三清道祖:道教以上乘理學,上上乘玄學及最上大乘神學為理論的基礎,採多神論,神和仙為道教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。[道]就是宇宙本體,萬物本根的先天大道,稱之為元始祖,也稱為元始天王,用現代的名詞來講,也可解釋為中子、質子、離子。元始天王分別以一化三清,而成為道教的最高象徵,稱之為[道寶]、[經寶]、[師寶],也就是元始天尊、靈寶天尊、道德天尊,合稱三清。每位天尊各相距41億年。(此說與現今天文學所說宇宙自始至今有140餘億年有吻合之處)。 2、東華帝君: 搜神記說:東華帝君是元始天王分真化?的法身,乃先天真仙,生於混沌初開之際。元始天王欲啟迪玄功,生化萬物,先以東華至真之氣,化而生木公,以主陽和之氣,理於東方。意謂宇宙最初一片混沌,既無陰陽,亦無天地,元始天王化成三清之後,再以至真之氣化成木氣,主陽。凡天下三界十方男子之登仙得道者悉隸東華帝君所掌理。 3、瑤池金母: 元始天王化成東華帝君之後,又以西華至妙之氣,化成金母,結成陰氣。於是陰陽判分乾坤肇定,而育養天地,陶鑄萬物。由此可知東華帝君與瑤池金母之神格僅次於三清,十分崇高。 4、五方五老及五方五帝: 道教的宇宙觀是天地由無而有,即無極生太極,太極生兩儀,兩儀即陰陽,陰陽變合而生五行。雲笈七籤說:元始天王化身成三清及陰陽二氣之後,繼又化為青靈始老君、丹靈真老君、中央混元黃老君、皓靈皇老君、五靈玄老君,是為五方五老君,乃五行之精。五方五老及五行之精是五行之體,而五方五帝是五行之氣,為五行之用也。(道教哲學認為宇宙萬物皆為五行所構成)。之後青靈始老君化為東方青帝,主木,司春;丹靈真老君化為南方赤帝,主火,司夏;中央黃老君化為中央黃帝,主土,司四季;皓靈皇老君化為西方白帝,主金,司秋;五靈玄老君化為北方黑帝,主水,司冬。又以中央黃帝化身為昊天玉皇上帝,為萬天帝主,統御諸天並以東南西北四帝,分布四方,主司四時。於是天地判分,四方位奠,五行運化而無窮盡。 5、昊天玉皇上帝: 玉皇上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,掌管萬天,代表三清行化宇宙,行天之道,佈天之德,握至高權威,施無邊法力的萬能之主,下設六部四相,掌理萬聖千真,主宰眾職群仙。玉皇上帝上掌三十六天,三千大千世界,日月星辰,億萬生靈。一貫道說:現在的玉皇上帝是由關聖帝君擔任,但道教並不承認。 以上介紹道教無極界諸神仙,下次再介紹太極界的神明 |
道教經典 道教的哲學思想,是根據易經而來,易之無極生太極,太極生陰陽兩儀,而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由陰陽二 儀變合而生五行,由此五行佈於四方,運於四時,化育萬物,變化而無窮盡。道教之學術思想則以道教[五大經]為修奉的中心經典。以黃帝之[陰符經]、老子之[道德經]、莊子之[南華經]、太上所化金闕聖君之[黃庭經]、關尹子之[文始經]為五大經,又以[道德經]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與必修之經典。道教學術修奉 除學道者必修之[五大經]之外,又修道者必須研習之五經四書有二: 1、 內修者:以陰符經、道德經、清靜經、龍虎經、黃庭經等五經,與參同契、悟真篇、三皇玉訣、青華秘文等四書之經典。 2、 外修者:以度人經、玉皇經、玉樞經、北斗經、三官經等五經與生神章、濟煉科、祈禱儀、千金方等四書為必習之經典。 |
道教教義 道教遵老子為教主,而從老子所著道德經中可知老子的價值觀是由[無]、[[道]、[德]三者所構成,老子嘗謂[天下萬物生於有,而有生於無],當宇宙尚未形成之前萬物是不存在的,故謂之[無],而天地初開,形成宇宙,有了宇宙之後,萬物才有生成的機會,故[有]乃從[無]而生。 [道]者,老子認為[道]是宇宙本體,乃萬物的根源,故謂[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],道生於天地萬物之先,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,不斷循環運行,遍及天地萬物,終不止息。 而[德]者,老子認為,德乃道之體現,而德應服從於道,故謂[孔德之容,唯道是從],故道教強調人應好好行道,目的是修養自己,避免犯錯。 老子也主張人應守柔,應清虛自守,勿剛強好爭,且應居後不爭,主張只有仁慈、儉樸、謙讓不爭的人,方能具備道德勇氣,進而博施於人,受人尊敬而成大器。切莫自恃聰明,鋒芒太露,應抱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,從而達致[夫為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]的境界。 再者,老子主張人應[無欲],曰:[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],故知足者常足,若不知足則生貪念,唯有能知足,才能帶來滿足。 道教是一種追求長生不老的宗教,講究[性]、[命]雙修。藉著歸隱山林的生活,避開塵囂凡俗,專心致力於心性的修養,且為了守生養氣,煉丹服食亦成為修道之人平日主要的功課之一,這是修道的內功。此外,凡人亦可在塵世行善、救人、濟世等,達到外行修持的圓滿。不論是內功,或是外行,都可以修合天人,返璞歸真,進而得道成仙。 道教思想匯集了中國人對隱士生活、哲學的嚮往,再配以方士煉丹求長生的道術,將理論與科學熔合為一體而成為道教。 詳言之,道教思想乃是集合了中國的道家、儒家、陰陽家、神仙說等思想體系,以及符籙、醫藥、占星等科學精華,並參酌佛教組織架構,而完成了整體的道教世界。 道教歷經數千年漫長歲月的發展,歷代能人輩出,充實了道教的價值觀、哲學觀,累積了龐大且博大精深的宗教學術寶藏,也衍生了許多派別,我們融合各派的精神,歸納道教的教義如下: 1、 祈拜神鬼、祖先 祈拜神明一方面能消災祈福,另一方面可以神明做為我們行事為人的典範,並將一切功德歸諸於神明,可免除人性中貪、瞋、癡等惡行。 2、 修道 道教追求的理想是[性]、[命]雙修,經由內功的修持,修練完美的品德,或由外行的實踐,造福人群,達到圓滿境地,這是道教最高的層次。 3、 行教 不論是敬天祀祖,祭拜神明,抑或祈禱消災求福,在道教中皆有一定的規 矩與儀式,例如:使用符文咒語、祈禳、誦經等,都要依不同的情形,採用不同的儀禮。 4、 民胞物與的精神 道教講究藉著醫術、卜筮、符錄、神水等特殊的能力,為宇宙生靈服務,不唯解除人類的痛苦,還要愛護生物,並盡力使世界人類免除暴戾、恐懼與紛爭。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