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佛在行菩薩道時,見人就說:「我不敢輕視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」故其名為「常不輕」,常不輕慢一切人也。
「常不輕」又可分為四種解說。「常不輕」1、包含著不輕慢的念頭。2、自具足不輕易得來的智慧。3、身外行一切恭敬修行行門。4、對一切境界都是必恭必敬,無放逸心。所以說:「一切是考驗,看爾怎麼辦,覿面若不識,須再從頭煉。」那麼,常不輕菩薩能認識種種境界和考驗,而行這種常不輕的行門,這屬於世界悉檀(普施)。他身能行不輕之行,躬行實踐,這叫為人悉檀。他口宣不輕之教,所說的都是不輕慢他人的教化法門,這叫對治悉檀。他對一般人有一種不輕慢他人的看法,這叫第一義悉壇。故「常不輕」又包括這四種的悉檀。
#法華經所教都是從日常生活能力行的道理
#人總是知易行難
#所以需要定課省思而非字面上的趕經懺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