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果亮法師:【重在心誠的布施與無財七施】.
在原始佛教經典之一的《賢愚經》中,有一則如下的故事。
王舍城旁,住有一位非常窮苦的老太婆,名叫難陀。在一個每百年才能見到一次佛祖的日子裡,難陀雖很想供奉一盞燈火;但用她僅有的錢,卻只能買到一點點燈油。難陀就帶著那盞小燈,跟著其他富有的信徒來到佛祖處,點燃燈火後誠心參拜。
說也奇怪,那天晚上城中無故刮了一陣強風,將所有供奉佛祖的燈火都熄滅;唯有難陀的那盞小燈火,依然在那裡燃燒,大放光明。由此可見,供奉神佛,重要的並不在於供物的大小,而是在於是否虔誠。
一般而言,所謂「布施」是指:散發自己的財物,來救濟窮苦的人之意。但在《雜寶藏經》中,所勸於世人的卻是「無財之七施」,那就是:
第一的「眼施」,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意;
第二的「顏施」,以笑容待人之意;
第三的「身施」,以清潔而端正的儀容待人之意;
第四的「言施」,以溫和的語氣待人之意;
第五的「心施」,以真心待人之意;
第六的「床座施」,把坐位、地位或名譽等讓給別人之意;
第七的「房舍施」,以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房子接待訪客之意。
(省思:若遇有貧窮者,自己雖無財可施捨;但在見到他人布施時,亦應隨之而生歡喜心。)
【附錄一】《賢愚經》卷三:貧女難陀品第二十
如是我聞:一時佛在舍衛國,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國中,有一女人,名曰難陀;貧窮孤獨,乞匃自活。見諸國王、臣民大小,各各供養,佛及眾僧;心自思惟:「我之宿罪,生處貧賤;雖遭福田,無有種子。」
酸切感傷,深自咎悔;便行乞匃,以俟微供。竟日不休,唯得一錢;持詣油家,欲用買油。油家問曰:「一錢買油,少無所逮,用作何等?」難陀具以,所懷語之。油主憐愍,增倍與油。得已歡喜,足作一燈;擔向精舍,奉上世尊,置於佛前,眾燈之中。自立誓願:「我今貧窮,用是小燈,供養於佛。以此功德:令我來世,得智慧照;滅除一切,眾生垢闇。」
作是誓已,禮佛而去。乃至夜竟,諸燈盡滅,唯此獨燃。是時目連,次當日直,察天已曉,收燈摒擋;見此一燈,獨燃明好,膏炷未損,如新燃燈,心便生念:「白日燃燈,無益時用。欲取滅之,暮規還燃。」即時舉手,扇滅此燈,燈焰如故,無有虧滅;復以衣扇,燈明不損。
佛見目連,欲滅此燈,語目連曰:「今此燈者,非汝聲聞,所能傾動。正使汝注,四大海水,以用灌之;隨嵐風吹,亦不能滅。所以爾者?此是廣濟,發大心人,所施之物。」
佛說是已,難陀女人,復來詣佛,頭面作禮。於時世尊,即授其記:「汝於來世,二阿僧祇、百劫之中,當得作佛;名曰燈光,十號具足。」於是難陀,得記歡喜;長跪白佛,求索出家。佛即聽之,作比丘尼。
慧命阿難、目連,見貧女人,得免苦厄,出家受記;長跪合掌,前白佛言:「難陀女人,宿有何行,經爾許時,貧乞自活?復因何行,值佛出家;四輩欽仰,諍求供養?」
佛言阿難:「過去有佛,名曰迦葉。爾時世中,有居士婦,躬往請佛,及比丘僧。然佛先已,可一貧女,受其供養;此女已得,阿那含道。時長者婦,自以財富,輕忽貧者;嫌佛世尊,先受其請,便復言曰:『世尊云何,不受我供?乃先應彼,乞人請也?』以其惡言,輕忽賢聖;從是以來,五百世中,恒生貧賤,乞匃之家。由其彼日,供養如來,及於眾僧,敬心歡喜;今值佛世,出家受記,合國欽仰。」
爾時眾會,聞佛說此已,皆大歡喜。國王臣民,聞此貧女,奉上一燈,受記作佛;皆發欽仰,並各施與,上妙衣服,四事無乏。合國男女,尊卑大小,競共設作,諸香油燈;持詣祇洹,供養於佛。眾人猥多,燈滿祇洹;諸樹林中,四匝彌滿。猶如眾星,列在空中;日日如是,經於七夜。
(收於:大正藏、第四冊、No. 202《賢愚經》)
【附錄二】《雜寶藏經》卷六:七種施因緣
佛說有七種施,不損財物,獲大果報。
一、名「眼施」:常以好眼,視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;不以惡眼,名為眼施。捨身受身,得清淨眼;未來成佛,得天眼佛眼,是名第一果報。
二、「和顏悅色施」:於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不顰蹙惡色。捨身受身,得端正色;未來成佛,得真金色,是名第二果報。
三、名「言辭施」:於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出柔軟語,非麤惡言。捨身受身,得言語辯了,所可言說,為人信受;未來成佛,得四辯才,是名第三果報。
四、名「身施」:於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起迎禮拜,是名身施。捨身受身,得端政身、長大之身、人所敬身;未來成佛,身如尼拘陀樹,無見頂者,是名第四果報。
五、名「心施」:雖以上事供養,心不和善,不名為施;善心和善,深生供養,是名心施。捨身受身,得明了心,不癡狂心;未來成佛,得一切種智心,是名心施第五果報。
六、名「床座施」:若見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為敷床座令坐,乃至自以已所自坐,請使令坐。捨身受身,常得尊貴七寶床座;未來成佛,得師子法座,是名第六果報。
七、名「房舍施」:前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,即名房舍施。捨身受身,得自然宮殿舍宅;未來成佛,得諸禪屋宅,是名第七果報。
是名七施。雖不損財物,獲大果報。
(收於:大正藏、第四冊、No. 203《雜寶藏經》)
由 Kenny Lin 发布。。。阿弥陀佛 :)
在原始佛教經典之一的《賢愚經》中,有一則如下的故事。
王舍城旁,住有一位非常窮苦的老太婆,名叫難陀。在一個每百年才能見到一次佛祖的日子裡,難陀雖很想供奉一盞燈火;但用她僅有的錢,卻只能買到一點點燈油。難陀就帶著那盞小燈,跟著其他富有的信徒來到佛祖處,點燃燈火後誠心參拜。
說也奇怪,那天晚上城中無故刮了一陣強風,將所有供奉佛祖的燈火都熄滅;唯有難陀的那盞小燈火,依然在那裡燃燒,大放光明。由此可見,供奉神佛,重要的並不在於供物的大小,而是在於是否虔誠。
一般而言,所謂「布施」是指:散發自己的財物,來救濟窮苦的人之意。但在《雜寶藏經》中,所勸於世人的卻是「無財之七施」,那就是:
第一的「眼施」,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意;
第二的「顏施」,以笑容待人之意;
第三的「身施」,以清潔而端正的儀容待人之意;
第四的「言施」,以溫和的語氣待人之意;
第五的「心施」,以真心待人之意;
第六的「床座施」,把坐位、地位或名譽等讓給別人之意;
第七的「房舍施」,以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房子接待訪客之意。
(省思:若遇有貧窮者,自己雖無財可施捨;但在見到他人布施時,亦應隨之而生歡喜心。)
【附錄一】《賢愚經》卷三:貧女難陀品第二十
如是我聞:一時佛在舍衛國,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國中,有一女人,名曰難陀;貧窮孤獨,乞匃自活。見諸國王、臣民大小,各各供養,佛及眾僧;心自思惟:「我之宿罪,生處貧賤;雖遭福田,無有種子。」
酸切感傷,深自咎悔;便行乞匃,以俟微供。竟日不休,唯得一錢;持詣油家,欲用買油。油家問曰:「一錢買油,少無所逮,用作何等?」難陀具以,所懷語之。油主憐愍,增倍與油。得已歡喜,足作一燈;擔向精舍,奉上世尊,置於佛前,眾燈之中。自立誓願:「我今貧窮,用是小燈,供養於佛。以此功德:令我來世,得智慧照;滅除一切,眾生垢闇。」
作是誓已,禮佛而去。乃至夜竟,諸燈盡滅,唯此獨燃。是時目連,次當日直,察天已曉,收燈摒擋;見此一燈,獨燃明好,膏炷未損,如新燃燈,心便生念:「白日燃燈,無益時用。欲取滅之,暮規還燃。」即時舉手,扇滅此燈,燈焰如故,無有虧滅;復以衣扇,燈明不損。
佛見目連,欲滅此燈,語目連曰:「今此燈者,非汝聲聞,所能傾動。正使汝注,四大海水,以用灌之;隨嵐風吹,亦不能滅。所以爾者?此是廣濟,發大心人,所施之物。」
佛說是已,難陀女人,復來詣佛,頭面作禮。於時世尊,即授其記:「汝於來世,二阿僧祇、百劫之中,當得作佛;名曰燈光,十號具足。」於是難陀,得記歡喜;長跪白佛,求索出家。佛即聽之,作比丘尼。
慧命阿難、目連,見貧女人,得免苦厄,出家受記;長跪合掌,前白佛言:「難陀女人,宿有何行,經爾許時,貧乞自活?復因何行,值佛出家;四輩欽仰,諍求供養?」
佛言阿難:「過去有佛,名曰迦葉。爾時世中,有居士婦,躬往請佛,及比丘僧。然佛先已,可一貧女,受其供養;此女已得,阿那含道。時長者婦,自以財富,輕忽貧者;嫌佛世尊,先受其請,便復言曰:『世尊云何,不受我供?乃先應彼,乞人請也?』以其惡言,輕忽賢聖;從是以來,五百世中,恒生貧賤,乞匃之家。由其彼日,供養如來,及於眾僧,敬心歡喜;今值佛世,出家受記,合國欽仰。」
爾時眾會,聞佛說此已,皆大歡喜。國王臣民,聞此貧女,奉上一燈,受記作佛;皆發欽仰,並各施與,上妙衣服,四事無乏。合國男女,尊卑大小,競共設作,諸香油燈;持詣祇洹,供養於佛。眾人猥多,燈滿祇洹;諸樹林中,四匝彌滿。猶如眾星,列在空中;日日如是,經於七夜。
(收於:大正藏、第四冊、No. 202《賢愚經》)
【附錄二】《雜寶藏經》卷六:七種施因緣
佛說有七種施,不損財物,獲大果報。
一、名「眼施」:常以好眼,視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;不以惡眼,名為眼施。捨身受身,得清淨眼;未來成佛,得天眼佛眼,是名第一果報。
二、「和顏悅色施」:於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不顰蹙惡色。捨身受身,得端正色;未來成佛,得真金色,是名第二果報。
三、名「言辭施」:於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出柔軟語,非麤惡言。捨身受身,得言語辯了,所可言說,為人信受;未來成佛,得四辯才,是名第三果報。
四、名「身施」:於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起迎禮拜,是名身施。捨身受身,得端政身、長大之身、人所敬身;未來成佛,身如尼拘陀樹,無見頂者,是名第四果報。
五、名「心施」:雖以上事供養,心不和善,不名為施;善心和善,深生供養,是名心施。捨身受身,得明了心,不癡狂心;未來成佛,得一切種智心,是名心施第五果報。
六、名「床座施」:若見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為敷床座令坐,乃至自以已所自坐,請使令坐。捨身受身,常得尊貴七寶床座;未來成佛,得師子法座,是名第六果報。
七、名「房舍施」:前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,即名房舍施。捨身受身,得自然宮殿舍宅;未來成佛,得諸禪屋宅,是名第七果報。
是名七施。雖不損財物,獲大果報。
(收於:大正藏、第四冊、No. 203《雜寶藏經》)
由 Kenny Lin 发布。。。阿弥陀佛 :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